□本报记者万静近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打击网络交易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今年7月初,有媒体报道称,部分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买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检验检测市场秩序。***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力量进行调查核实,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网络销售假冒检验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督促网络交易平台核实经营者资质,清理整顿虚假广告信息,依法严查相关违法行为。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05-08 浏览: 132
制假售假形成“一条龙”
在网上销售检验检测报告的生意蒸蒸日上,形成了从制假售假,到知道如何使用假冒产品再到叫卖叫卖吸引不法商家购买的“一条龙”广告服务。在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件中,平台内经营者或中介公司涉嫌冒用检验检测资质、伪造、变造检验检测报告、发布虚假广告信息的案件较多。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为了满足电商平台的要求,证明自己的产品“值得信赖”,大部分商家都会在商品页面上贴出各类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合格的检验报告是“敲门砖” 要进入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广东东冠环策通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其商品信息《食品、服装、箱包、ROHS、家用电子电器CNAS/CMA质检报告》、《LED灯、室内灯、防爆灯CMA质检报告》中使用了证书编号为“201919013451”的资质证书。经查,该证书系该公司伪造,并在淘宝上发布。制假售假的用假的,喝酒卖假的配。福州优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淘宝店铺“优测信息-CMA测试”上发布产品服务广告,含有“软件测试报告包通过”等内容,捏造产品服务效果, 误导了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3倍的罚款。
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配合公安、网信等相关单位,全面排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到今年10月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在网络交易平台监测和专项检查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取得了良好的“战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19.3万家自建网站和重点平台实施了关键词监测。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专门编制了监测监管实用指南。其次, 在压实网络交易平台主体责任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1886家网络交易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的检验检测资质进行审查,平台内经营者共计48万人,销售信息1195万条,查处违法经营者2321人。在清理整顿虚假广告信息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相关平台处置平台内有相关违法广告信息的经营者2702家,涉及虚假广告308条。同时,在加强政府部门查询信息与网络交易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方面,公众可通过“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平台”搜索查询2016年以来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发布的18.2亿份检验检测报告信息。在加强责任追究和执行衔接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网络交易平台冒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伪造、变造检验检测报告案件13起,虚假广告案件14起,检验检测机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4起,移送公安机关相关案件4起。
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
鉴于鱼龙混杂的行业乱象,市场监管总局开始加大监管力度。2018年9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认证检测乱象”专项整治。今年7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发布《关于开展打击网上销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和《关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及其法人单位资质认定的通知》两个文件,旨在打击网上销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 明确了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和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上述两个文件的发布和正式实施,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对检测行业的监管。检测行业的乱象将无处可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为了证明产品合格,符合相应的***标准,大部分电商平台都要求产品在上架销售前提供质检报告。根据《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给予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认证资格。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后果严重的,对虚假检验检测的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7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部分网购平台可购买质检报告”。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打击网上销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专项整治行动。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探索完善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机制,不断强化检验检测市场监管,全面提升监管效能,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推荐阅读:
你 发表评论:
欢迎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